王阳明之所以被尊称为“千古圣人”,这是因为他过往的人生经历比武侠小说里的情节还精彩。
上回说到,王阳明只花了三个月,就把那个让朝廷头疼不已的山贼詹师富给收拾了。以前的政府军围剿了无数次,结果每次都只能灰溜溜地回去,啥都没捞着。
王阳明这一出手,那速度简直比扫进草丛的木棍还猛,一下子把那些躲在暗处的土匪们都给惊着了。山贼们听说王阳明天天操练士兵,估计这次是动真格的了。
原本那些在山林里横冲直撞的土匪们,也突然老实了许多。詹师富被干掉后,附近的山贼们纷纷把老婆孩子和金银财宝藏到深山里,白天偷偷下山种地,晚上再躲回山里。
看起来,两边暂时都挺太平的。但王阳明真的就此消停了吗?
非也!他的土匪名单上,还有一长串等着他去收拾呢。这不,第二个土匪头目马上就要登场了,他就是大庾岭的陈曰。
01
王阳明使诈收拾嚣张的陈曰
跟别人不一样,陈曰这个土匪头子飞扬跋扈,天不怕地不怕,更不把王阳明放在眼里。为啥呢?因为他占了一个超级有利的地势——大庾岭。
这地方比詹师富的象湖山安全一百倍!整个窝点周围全是悬崖峭壁,只有一条小路能进去,他还在那儿安排了最凶悍的山贼守着。
而且,他经常带着小分队下山去突袭南安府,把政府军搞得一点辙都没有。所以,他的气焰越来越嚣张。
面对这种不利的局面,王阳明一点儿也不慌。他在偷偷下一盘大棋!虽然上次灭掉了詹师富,但王阳明发现,政府军的战斗力弱爆了,即使是从周边各省调来的所谓“精英”,跟土匪比起来,也只能算半吊子水平。
于是,王阳明赶紧从各个部队里挑出骁勇善战的士兵,编成四团。这些士兵除了农忙的时候,其他时间都得去赣州城军营训练。
不过,每天训练结束后,士兵们还是会各自回到本部,从不例外。这种训练持续了很长时间,陈曰也慢慢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势:只要团练下班了,部队解散了,他们就可以放松警惕了。
王阳明在军事行动中,那可是个“使诈高手”,他的招数就跟变魔术一样,让人防不胜防。可陈曰这家伙,简直就是个天线宝宝,仗着自己窝在大庾岭这个天险里,对王阳明的那些“小花招”完全不屑一顾。
但王阳明就不一样了,他早就把对手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。别人都被陈曰吓破了胆,他却一点都不怕。正如他所料,就算是山里的老虎,也有打盹的时候;就算是再厉害的土匪头目,也有放松警惕的时候。
1517年农历六月二十日,王阳明的团练结束后,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解散部队,而是悄悄地集合起来,趁着微弱的月光,向大庾岭靠近。这次军事行动和上次打詹师富一样,就是趁着对方放松警惕的时候,快速偷袭。
守门的山贼还像以前一样,以为太阳下山后就可以歇口气了,谁知道王阳明的部队用火攻,轻轻松松就拿下了这个据点。陈曰本人在逃跑的过程中,直接被活捉了。
就这样,名单上一下子划去了两个人的名字,剩下的土匪们可吓坏了,觉得迟早轮到自己。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主动出击。
于是,衡水、左溪的谢志安和桶冈的蓝天风决定联手出击。他们紧锣密鼓地打造攻城武器,还对外放话,要端掉王阳明的老窝,让他打哪儿来,滚回哪儿去。
这两个山大王带着手下,小动作不断,先后两次操着家伙,带着武器来到南安城下进攻,但都没得逞。第二次进攻的时候,城内应付得都很勉强,要是再来一次,南安城估计就守不住了。
这两个土匪头子跳来跳去折腾半天了,王阳明为啥就是按兵不动呢?
02
王阳明的“大招”:军务特权
熟悉王阳明的人都知道,他为啥被后人称为军事家,因为他打仗总是用喜欢套用杠杆原理,用最少的代价赢得胜利。如果没十全的把握,那种杀敌八千、自损一千的仗,他肯定不会打。
在攻打之前,他还要完成两件事。当下最迫切的事,就是给当时的国防部长王琼要军务特权。也就是说,他必须是南赣地区的一把手,做任何安排都能说了算。
在明朝,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军事大权,会安排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充当监军。监军名义上是军法处处长,可实际上,军区司令要进行任何军事行动,都必须通过他,俨然就是多了一个政委。
王阳明虽然是个提督巡抚,听起来挺威风,但调兵遣将的时候,还得看地方监军的脸色。这就好比你开车,但刹车掌握在别人手里,想怎么开都得小心翼翼。
王阳明心里清楚得很,要想把那些土匪窝给端了,他得有100%的军事控制权。要是还按老套路来,政令一层层往下传,中间环节越多,就越容易出岔子。
之前的巡抚屡次剿匪失败,就是因为中间的弯弯绕绕太多了。比如南赣巡抚到福建剿匪,就得先通知福建巡抚,福建巡抚再通知监军,然后再往下一级发命令。
那个年代可没有手机和电脑,通讯不方便,中间环节拉得比面条还长。等王阳明的攻打命令一层层传下去,到了最前线的时候,山贼们早就有所准备了,所以就会贻误战机。
要是给王阳明“便宜行事”的权利,让他直接指挥,那些监军们肯定气得直跳脚,牙痒痒的。毕竟,他们原本就是皇帝派来“盯着”王阳明的,这下权力一下子全给了王阳明,他们心里能舒服才怪呢!
不过,这次朱厚照居然破天荒地批准了王阳明的申请。估计是被王阳明之前几次欲情故纵给“拿捏”住了,怕他真撂挑子不干,索性痛快答应,免得再生波折。总之,一切都很顺利。
03
王阳明的“阴谋诡计”,声情并茂的诏安信
很快,王阳明就收到了圣旨,让他全权负责南赣军务,还能“见机行事”。这下他终于能放开手脚了,松了口气。
可没多久,王阳明很快就玩起了蛊惑人心的“阴谋诡计”。他安排手下的人抄录了事先起草好的小作文。那时候没有复印机,手下的人估计都抄得手抽筋了。这篇声情并茂的小作文,其实只是一封信——《告谕巢贼书》。
王阳明的心思那叫一个缜密,出手的小作文也是字字斟酌。这是一封胡萝卜加大棒的告白书,目的就是动摇土匪的军心。
信里首先亮明了自己的立场与初衷:自己的职责是平定盗匪,安定百姓。刚上任就不断接到老百姓状告土匪的诉状,本来接到状子就要兴兵讨伐,但他不想采用那种血流成河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他动之以情,站在土匪的角度上说话:“如果别人抢了你们的财产,烧毁你们的房屋,掳走了你们的妻儿,你们肯定会愤怒。如果你们这样对待别人,那些受欺负的人自然也会恨得咬牙切齿呀!”
接着,他又释放出温情脉脉的一面:“我上次剿灭詹师富,斩获了七千六百余人,但审讯后才发现,真正罪大恶极的只有四五十个人,他们的手下不到四千人,剩下的都是被逼无奈的良民。你们之中很多人可能也是被官府逼迫,或是被大户欺压,一时冲动才误入歧途。不如迷途知返,早点投降。”
他接着晓之以理,为土匪们指出一条生路:“既往不咎。你们当初加入贼窝是‘生人寻死路’,而如今改过自新则是‘死人求生路’,为啥反而不敢呢?官府并不想无故杀人,即使是鸡犬,官府尚且不忍杀害,更何况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呢?
你们当土匪过得啥日子?每天就像在刀尖上跳舞,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脑袋。出门都得东躲西藏,生怕被人认出来。
想想看,要是你们还有兄弟姐妹,你们的爹妈为了向朝廷表忠心,肯定得放弃你们,跟你们划清界限,好保全家里其他人的安全。
要是你们早点回头,乖乖向父母认错,他们肯定也会原谅你们,毕竟谁家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?
你们再想想,连你们的父母都不忍心伤害你们,我更是不想逼你们走绝路。但如果你们还是不听劝,非要我调两广的狼兵来收拾你们,那可就麻烦了。
你们在山上,资源有限,粮食、武器都快耗光了;可我们这边,兵源充足,粮草不断,哪怕耗上几年,我们也耗得起。
我该说的都说了,要是你们还执迷不悟,那可真是老天爷都不帮你们了,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你们了!
04
写在最后
王阳明的这封信可真是戳心窝子了!他想尽办法去唤醒土匪们内心深处那点良知,让他们主动投降。这种“以柔克刚”的招数,绝对是上上策。
这封饱含深情的“招安信”一发出去,第一个被感动得稀里哗啦、乖乖投降的就是赣州龙南的黄金巢武装。
第二波投降的,是广东龙川的卢珂武装。这帮人动作也挺快,直接带着全部家当和人马跑来投降,还信誓旦旦地说要“重新做人”。
王阳明接收了这些人后,开始“大扫除”:把那些体弱病残的清退为民,剩下的精壮人马整编成一个部队,让卢珂当指挥官。
王阳明还特意对卢珂说:“你们做贼多年,虽然已经改邪归正,可还是有人拿有色眼镜看你们。所以,你们得拿出点真本事来,堵住别人的悠悠之口。”
搞定这一切之后,王阳明就开始“磨刀霍霍向猪羊”,准备收拾南赣那两个“刺头”——威风凛凛的蓝天风和谢志安。
这俩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,他们到底是怎样被王阳明收拾的呢?且听下回分解!